广西近期发生的多起规培生自杀事件,暴露出医疗规培制度中存在的严重压力与权益保障缺失问题。这些年轻医学生长期承受超负荷工作、低收入及缺乏法律保护等困境,最终导致悲剧接连发生。
-
事件概况
2024年3月,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短短一周内接连发生两起规培生自杀事件:3月14日,一名27岁麻醉科规培生用手术刀割颈身亡;3月19日,一名22岁实习生烧炭自杀。类似事件在湖南、上海等地也有发生,凸显问题的普遍性。 -
规培生的生存困境
- 高强度工作:规培生每日工作时长远超正常范围,睡眠时间仅剩5小时,长期处于身心透支状态。
- 低收入与剥削:月薪仅1-2000元,远低于正式医生,甚至不如服务业薪资,部分医院还要求退还规培期间工资。
- 法律保障缺失:规培生既非学生也非职工,劳动法和教育法均难以覆盖,权益完全依赖医院自律。
-
制度缺陷与改革呼声
- “廉价劳动力”模式:部分医院通过规培生替代正式岗位,压缩用人成本,却未提供相应培训或职业支持。
- 证书卡控:规培证是医学生就业的关键,但医院常以各种理由拖延发放,进一步加剧焦虑。
- 心理疏导缺位:涉事医院未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导致负面情绪累积并引发“维特效应”(自杀模仿)。
这些悲剧警示我们,医疗规培制度亟需系统性改革。需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培生身份与权益,强制落实合理薪酬与工时,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避免更多年轻生命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