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发展阶段(1935-1949年)
-
1935年 :学校前身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创立,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办。
-
1938年 :因抗日战争停办,更名为芜湖市私立内思中学。
-
1945年 :抗战结束复校,次年改名为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
-
1949年 :更名为皖南区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
二、工科特色发展阶段(1950-1978年)
-
1951年 :与安徽行政学院合并成立安徽工业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
-
1955年 :因电力专业突出,改名为芜湖电力学校。
-
1958年 :机械科分出成立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支持建立合肥化工、淮南化工等院校。
-
1972年 :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
-
1978年 :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
三、综合改革与现代化阶段(1979-2003年)
-
1996年 :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
2001年 :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2003年 :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快速发展与综合改革阶段(2003年-2010年)
-
2005年 :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
2007年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优秀等级。
-
2010年 :成为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开启综合改革试点。
五、近年来的重点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
-
2015年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2018年 :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
-
2020年 :成为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
-
2023年 :新增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学科门类。
六、校园建设与规模(截至2024年)
-
校舍面积 :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73亿元。
-
在校生 :全日制本科生1.95万人,研究生2600余人。
总结
安徽工程大学历经近百年发展,从工科特色院校逐步发展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称号,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