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初二地理知识点掌握 三面环山的地势特点 、 “鱼米之乡”的农业优势 、 湘江流域的核心地位 是理解该省地理的关键 。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偏南,东邻江西,西接贵州、重庆,南连广东、广西,北靠湖北,因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南得名,简称“湘”。全省划分为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长沙市。 -
地形与地势特征
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呈三面高、中部低的“马蹄形盆地”。西部为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南部为南岭(东西走向),东部为罗霄山脉,中部为湘中丘陵,北部为洞庭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
河流与湖泊
- 湘江:湖南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经长沙、株洲等工业核心区,是经济命脉。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水量起调节作用(汛期蓄洪、枯水期补水),但因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面积缩小,现通过退田还湖等措施修复生态。
- 其他主要河流:资水(柘溪水电站)、沅江(五强溪水电站,湖南最大)、澧水(最短)。
-
气候与自然灾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气象灾害包括:- 6月洪涝(集中降水)、7-8月干旱(伏旱)、冬半年寒潮。山区易发滑坡、泥石流,平原地区多涝灾。
-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得益于水热条件优越,洞庭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主产水稻、油菜、生猪和淡水鱼。
- 工业:依托矿产资源(如锡矿山的锑矿、水口山的铅锌矿)和交通优势,形成长株潭工业核心区,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
-
交通与旅游
- 铁路枢纽:株洲(京广线、浙赣-湘黔线交汇)、怀化(焦柳线、湘黔线交汇)。
- 旅游景点: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南岳衡山、岳阳楼-君山、长沙岳麓书院等,需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提示:结合地图记忆行政区划与地形分布,关注洞庭湖生态治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等热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