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相关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科目安排变动 :
-
考试科目的顺序和组合发生了变化,某些科目的位置互换,可能会影响已经开始了自考的学生的考试计划。
-
新增了一些科目,如某些省份的自考增加了英语1的考试。
- 毕业论文要求提高 :
-
多数主考院校收紧了毕业论文的报名条件,有的要求所有科目合格后才能申请论文,有的则提高了剩余科目数量的要求。
-
部分院校还增加了申请论文需要取得专科毕业证的要求。
- 专业结构调整 :
-
各省份对自考专业进行了调整,如北京地区对自考专科层次的专业进行了统一称谓,本科层次的专业称为“专升本”。
-
部分专业名称或代码进行了更改,使自考专业更接近全日制教育的专业设置。
- 课程设置调整 :
-
某些地区调整了英语课程的设置,如将英语(二)改为英语(专升本),英语(一)改为英语(专)。
-
某些地区减少了通用课程的数量,如从10门减至6门。
- 学制延长 :
- 专科至少修满三年,本科至少修满四年,这延长了获取证书的时间。
- 报考条件变化 :
-
报名条件普遍要求提供高中毕业证原件,中专、职高文凭不再作为报考凭证。
-
在职人员仍可报考,但鼓励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选择专业。
-
部分特定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可能有限制报考对象的规定。
- 地区性改革差异 :
- 某些地区设定了一个自考改革过渡期,期间考生仍可按旧计划申请毕业,但从某一年起需遵循新计划。
- 优惠政策 :
-
已获(含在读学生)专科毕业证书者,报考同专业本科段自考,可免试专科段自考课程。
-
已获(含在读学生)本科毕业证书者,可报考其它专业本科段自考,可免试本科段公共课程。
-
取得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三级以上成绩可免考英语(一),取得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四级以上成绩可免考英语(二);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成绩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成绩者可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
本科生参加第二(学位)学历自考,可免考部分公共基础课。
- 免考政策 :
-
教育部认可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参加自学本科学习,可免试大学英语二、中国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
-
教育部认可的大专毕业生可免修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已经学过了公共基础课程要求相同且成绩合格。
-
教育部认可的各类毕业生,如果原专业与自考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相对应,可以免除相应的公共基础课。
- 其他限制 :
-
目前多个地区对自考报名提出了户籍限制,非报考地本省户籍的同学想要报名自考,需提供居住证原件或社保证明等。
-
大部分省份对自考本科考生的要求是在申请毕业时有专科文凭就行,但已经有部分省份要求考生在报考自考本科新生注册阶段就要有专科文凭。
这些政策旨在提升自考本科的教育质量和标准,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和报考的门槛。建议考生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和报考方式。
本文《自考本科相关政策》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2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