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学类提前批录取规则以“高考成绩+综合考核”为核心,需通过体检、体能测试、面试及政治考察四重筛选,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择优录取。 关键亮点包括:仅限提前批报考、性别比例限制、生源地户籍要求,且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
-
报考条件
考生需满足年龄16—22周岁、未婚、普通高中毕业等基本要求,并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无犯罪记录、直系亲属无重大政治问题)。身体条件需符合身高(男170cm/女160cm)、视力(裸眼4.8以上)、体重指数(男17.3—27.3、女17.1—25.7)等标准,体能测试需通过50米跑、立定跳远、长跑等项目(四项中三项达标即合格)。 -
录取流程
- 志愿填报:在高考提前批填报公安类专业,部分省份需提前提交政审材料。
- 综合考核:通过生源地公安机关组织的体检、体能测试及面试(考察动机、表达能力等)。
- 投档规则:以高考成绩为基准,按120%比例调档,结合性别比例和招生计划,实行“分数优先”录取。同分情况下,非高考改革省份依次比较语文、数学等单科成绩;新高考省份按选考科目成绩排序。
-
特殊规则
- 调剂与退档:服从调剂者可能被分配至相近专业,不服从则直接退档(不影响普通批录取)。
- 征集志愿:未完成的计划面向已通过考核的考生公开补录,部分省份对贫困地区有定向招生调整。
提示:报考前需关注生源地最新政策,提前训练体能并确保视力达标,政审材料尽早准备。录取后需接受警务化管理,毕业时可参加“公安联考”入警,就业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