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转换与寓意挖掘
2021年江西中考作文以“清晨,几个人在郊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鸡叫声,只见一个人抓着一只鸡走来。鸡尾羽略长,颇似野鸡。散步人问:‘敢抓野鸡?’那人气愤地说:‘邻居家的公鸡!半夜啼叫,害得我一夜没睡,我一早就把它买来,马上就让它变成盘中餐!’散步人笑而不语。”为材料,要求扩写或从不同角度立意写作,题目自拟且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材料核心要素
-
事件核心 :邻居因公鸡半夜啼叫失眠,买鸡人买鸡报复,散步人笑而不语。
-
矛盾冲突 :
-
公鸡:按自然规律啼叫,却因时间不当引发纠纷。
-
买鸡人:为解决自身问题采取极端手段,或可反思自身失眠问题。
-
散步人:旁观者态度模糊,可能隐喻社会现象。
-
二、写作立意方向
-
从公鸡角度
强调生物本能与人类主观意识冲突,如“公鸡本是报晓使者,却因打破规律招致祸端”。
-
从买鸡人角度
探讨问题解决方式:
-
积极沟通(如劝说邻居调整作息);
-
消极报复(如买鸡)的后果。
-
-
从散步人角度
批判社会现象:
-
对“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
-
对规则与自由的辩证思考。
-
三、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扩写要求
需构建完整场景:
-
半夜啼叫的公鸡形象(如外观、行为细节);
-
买鸡人的心理活动(如决策过程);
-
散步人的神态与隐含态度。
-
-
角度转换
通过换位写作深化主题,例如:
-
以公鸡口吻倾诉“为何半夜啼叫”;
-
以邻居视角反思“是否应迁怒于鸡”。
-
-
寓意挖掘
结合文化典故:
-
引用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百丈禅师的故事,强调“守规矩”的重要性;
-
对比“半夜啼叫”与“三更灯火”的时间规律,隐喻社会秩序。
-
四、高分作文结构示例
《守规矩,得自由》
-
开头 :以百丈禅师故事引出“规矩”的重要性;
-
主体 :
-
公鸡因打破规律自受其害;
-
买鸡人应反思自身问题而非简单报复;
-
散步人象征社会对规则的漠视;
-
-
结尾 :通过“金刚石芯”的比喻,强调规矩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五、总结
此作文题通过日常事件考察学生多维思维能力,要求在扩写基础上进行深度立意。考生需注意场景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刻画,并善于从不同角度挖掘材料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