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计划始于2006年,是国家为缓解基层人才短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出的专项政策,核心内容为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服务,服务期通常为2年。
2006年4月,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该计划。首批试点覆盖中西部19个省份,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旨在通过政策激励引导青年投身基层建设。
三支一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 试点探索期(2006-2010年):以中西部为重点,逐步完善招募、培训、待遇等配套政策,年均招募约2万人。
- 全国推广期(2011-2016年):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新增水利、就业保障等岗位,年均招募规模突破3万。
- 提质增效期(2017年至今):强化期满就业扶持,部分省份将服务经历与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加分等政策挂钩,吸引力显著提升。
该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吸纳超50万名高校毕业生参与,有效缓解了基层专业人才断层问题,同时为青年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若考虑报考,需关注各省年度招募公告,把握报名时间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