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1998年教育部调整前曾有多种名称,主要包括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情报学等,不同院校根据学科侧重采用不同命名,例如财经类院校多称“经济信息管理”,工科院校则倾向“管理信息系统”。这一专业是计算机与管理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信息化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分点展开:
- 经济信息管理:早期财经类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的核心命名,强调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培养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经济数据分析与管理流程。
- 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的常见名称,侧重计算机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涵盖数据库设计、系统分析与开发等,与国际上的MIS专业接轨。
- 信息学/科技情报学:部分综合类院校(如北京大学)采用此类名称,内容更偏向信息资源组织与情报分析,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有交叉。
- 合并与统一:1998年教育部将上述5个专业整合为现名,归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解决了专业细分导致的培养目标分散问题,强化了“技术+管理”的双重属性。
该专业的名称变迁映射了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化,从单一领域应用到跨学科整合,其核心始终围绕“用技术赋能管理”。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凸显了这一专业的前瞻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