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人数预计不会减少,仍将保持高位(约1450万),但增速可能放缓。这一趋势主要由2008年出生人口基数(1608万)和复读生比例持续攀升(预计超35%)共同推动,竞争压力或达到新高峰。
高考人数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人口出生率、复读生规模及政策调整。2007-2008年出生人口均超1590万,这批学生将在2025-2026年集中参考,叠加复读生群体(2025年或达500万),形成“双高峰”效应。新高考改革覆盖全国后,选科组合与专业挂钩更紧密,部分考生可能因策略调整选择复读。
从长期看,高考人数拐点或在2030年后出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出生人口峰值(1786万)将影响2034年前后的考生规模,但2026年仍处于上升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差异显著:河南、山东等省份考生数量持续领跑,而东北地区可能延续下降趋势。
面对激烈竞争,考生需提前规划升学路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录取渠道或成突破口,职业教育与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就业优势也值得关注。高考只是人生选项之一,保持战略定力比盲目焦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