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数学被认为是近年来难度较大的年份之一,主要体现在题目新颖、综合性强以及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较高要求。以下几点可以详细解释为何2017年高考数学被认为较难:
- 1.题目新颖,考查方式灵活2017年高考数学题目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创新,摒弃了传统的直接考查方式。很多题目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包装,例如通过工程问题、概率统计等实际应用场景来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种新颖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 2.综合性强,知识点交叉考查该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综合性题目明显增多。很多题目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例如,在一道解析几何题目中,可能同时考查到函数、导数以及不等式等知识。这种综合性考查方式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 3.对思维能力要求高2017年高考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立体几何题目中,学生需要通过空间想象来构建三维模型,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推理。这种对思维能力的较高要求,使得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感到吃力。
- 4.计算量大,时间紧张该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计算量较大,很多题目需要进行多步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结果。考试时间相对紧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推理。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解题策略。
- 5.心理压力影响发挥由于题目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发挥,使得原本就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显得更加难以应对。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成为2017年高考数学难度的一部分。
2017年高考数学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题目新颖、综合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高以及计算量大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该年高考数学成为近年来难度较大的一个年份。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提前适应这种考查方式,加强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将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