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保险行业迎来多项重要政策变化,涵盖产品定价、资金运用、监管规范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产品定价与费率调整
-
预定利率下调
新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降至2.0%(普通型),分红型降至1.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降至1%。预计今年二季度新规正式实施,存量产品可能面临利率调整压力。
-
死亡率与预期寿命变化
第四套生命表应用后,男性死亡率降至78.5%,女性降至72.4%,预期寿命分别提高至84.5岁和90.1岁。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增加,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升或保障内容调整。
二、资金运用与投资改革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5家保险公司开展600亿元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重点支持绿色金融、新基建、养老产业等领域,推动保险资金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稳定器”。
-
保险资金运用规范
-
责任准备金覆盖率需达100%,且与产品监管挂钩;
-
分红型保险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并规范利益演示机制;
-
非现场监测指标增加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等项。
-
三、监管规范与消费者保护
-
强化精算监管
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定期提交责任准备金、投连险账户等数据,强化负债业务监测,防范销售误导和恶性竞争。
-
打击销售误导与金融安全
严查虚假宣传、不合理条款,提升资金运用透明度,降低“暴雷”风险。
四、社会保障与行业支持
-
养老与医疗保障强化
-
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第三支柱),退休后增加收入并抵个税;
-
大病保险额度提升,连续参保可获额外补贴;
-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疗报销,最高报销比例达90%。
-
-
失业保险与稳岗政策
大龄失业人员可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最高30%。
五、其他重要变化
- 新加坡保险政策调整 :宏 L 取消中国内地远程签约,永明/全美 IUL 免体检保额提升至400万美元。
以上政策变化反映了保险行业在适应人口老龄化、强化风险防控与支持国家战略中的调整,建议消费者关注产品细则,合理规划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