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证书的考试范围主要涵盖以下两个科目:
一、《初级会计实务》
- 会计概述
-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例如,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拓展职能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
-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像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等。
- 资产
-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 应收及预付款项,如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计算、坏账准备的计提等。
- 存货,涵盖存货的初始计量(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存货清查的处理。
- 固定资产,从取得(外购、自行建造)到折旧(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后续支出、处置的核算。
- 负债
- 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
- 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与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的核算。
- 应交税费,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区别)、消费税等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 所有者权益
-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及其增减变动的核算。
- 收入、费用和利润
-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时间。
- 费用的分类(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及其核算。
- 利润的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的顺序。
- 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如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等。
- 利润表的编制,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填列。
二、《经济法基础》
- 总论
- 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 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的构成要素。
-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的分类。
- 会计法律制度
- 会计核算的要求,如依法建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等。
- 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内容与方式。
-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 支付结算的原则(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
-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规定,不同类型结算账户(如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 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的概念、种类、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票据行为。
-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等)、税率、征收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烟、酒、高档化妆品等15类应税消费品)、税率、计税方法(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等的区分)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征税范围(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9项所得)、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小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税务登记(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的程序。
- 发票管理(发票的种类、开具要求等)。
- 纳税申报(申报方式、申报期限等)、税款征收(征收方式、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等)和税务检查的相关规定。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范围内的知识点,才能顺利通过初级会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