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有以下区别:
一、概念含义
- 会计职称
- 会计职称是对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它反映了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 例如,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和高级会计职称等,是一种对会计人员能力层次的划分标识。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通过考试等方式取得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它是衡量一个人会计专业技术水平的依据。
- 目前我国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常称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和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会计职称评审的前置考试)。
二、获取方式
- 会计职称
- 初级会计职称:一般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取得。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科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初级会计职称。
- 中级会计职称:需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并且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要求(如大专学历需工作满5年等)才能取得中级会计职称。
- 高级会计职称:先要通过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然后还要参加评审。评审会综合考虑考生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等多方面因素。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主要通过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取。不同级别考试的报名条件、考试内容、考试时间等都有明确规定。
三、用途方面
- 会计职称
- 在企业内部,会计职称可以作为员工晋升、薪酬调整等的参考依据。比如,在一些企业中,中级会计职称的员工可能会比初级会计职称的员工有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多的晋升机会。
- 在社会层面,会计职称也是衡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一个标准,有助于提升会计行业的整体形象。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是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入门或晋升的重要凭证。例如,没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可能无法从事某些基础的会计工作岗位;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则有助于在更高级别的会计岗位任职或者参与一些特殊项目的会计工作。
四、管理主体与政策关联
- 会计职称
- 由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规范。财政部门会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制定职称评审的标准、流程等相关政策。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管理。两部门会联合发布考试大纲、确定考试时间、组织考试实施等工作,并且会对考试合格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