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国立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的历史变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身与初创阶段(1928-1949年)
-
1928年 :学校前身“安徽省立安徽大学”在安庆创立,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
1946年 :因抗战爆发,原省会安庆沦陷,学校停办。
-
1949年12月 :迁至芜湖,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成为安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二、分设与重建阶段(1954-1972年)
-
1954年 :国立安徽大学拆分为安徽大学(文科)和安徽农学院(理科),文科迁至合肥,理科保留为安徽师范学院。
-
1972年 :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并入。
三、发展与提升阶段(1972-2005年)
-
1996年 :成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03年 :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
-
2005年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学校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四、合并与转型阶段(2005年至今)
-
2005年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并新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
2011年 :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
2013年 :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启动“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
2019年 :新增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历史学专业更名为“历史与社会学院”。
-
2024年 :新增淮北分校(原安徽工农大学),形成多校区办学格局。
五、特色与成就
-
学科建设 :拥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院等特色学科,社会工作专业为全国首批硕士点。
-
精神文化 :孕育了“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和“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教风。
-
社会声誉 :多次获评“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
总结
安徽师范大学历经近百年发展,从国立安徽大学起步,历经分设、合并与转型,逐步发展为安徽省重点建设高校。其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精神财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