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历史沿革可概括如下:
一、古代时期
-
商代至战国时期
丰润地区在商代属于孤竹国领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归属燕国。
-
秦汉时期
秦代属右北平郡,东汉时期境内仍属土垠县和徐无县管辖。
-
北齐至隋朝
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废土垠县设永济务,属无终县;隋朝时改为渔阳县。
二、金代至明代
-
金代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以永济务置永济县,因“负山带水”得名。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为避金卫绍王讳,改名丰润县。
-
明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润”为“丰”,丰润县正式确立。
清代沿用县制,直至1913年民国二年分属丰润县、滦县。
三、近代至现代
-
民国时期
1913年后属丰润县、滦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唐山市。
-
1958年至今
1958年撤销丰润县设丰润区,1970年代恢复县制,1980年再次设县,2002年撤县设区,成为唐山市辖区。
四、名称变更原因
-
避讳改名 :金代因避讳金卫绍王讳将“永济”改为“丰润”;
-
行政调整 :明洪武年间的“润”字更名源于朱元璋“润泽丰美”的传说。
五、行政区划演变
-
古代 :县境范围广泛,涵盖今河北、天津、辽宁部分地区;
-
现代 :丰润区面积1142平方公里,辖18镇、5乡、3街道,人口约79万。
丰润县历史演变体现了中国封建时期地方行政管理的多次调整,其名称和辖区的变迁与历史事件、帝王讳言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