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100个常识:
-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 :1840年**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
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
-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
-
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
-
1840—1842年 **战争。
-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
1956年底 三大改造 完成。
-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1860年攻占北京后所为。
-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
-
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1937年七七事变。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
-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
-
军事侵略:**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
政治侵略: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
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
- 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
-
具有革命性: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
具有落后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
- 近代史上的英雄人物 :
-
1839年 林则徐。
-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
-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
- 近代教育的发展 :
-
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
-
辛亥革命后,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
- 剪发辫、易服饰、变礼节、改称呼、废缠足。
-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初步发展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
“短暂的春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曲折发展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
这些常识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人物、战争和影响,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