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一上学期要点总结
一、引言
本课程涉及1840年**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重点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二、主要历史阶段与事件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战争 :1840-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
-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内部的改革尝试。
-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
戊戌变法 :1898年,百日维新,尝试政治体制改革。
-
辛亥革命 :1911年,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五四运动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
-
中国***的成立 :1921年,标志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
国共合作 :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土地革命 :1927-1937年,中国***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全民族的抗战。
-
解放战争 :1946-1949年,中国***领导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
-
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
-
**战争 :导致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受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未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
抗日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五、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
洋务运动 :尝试通过学习西方技术实现自强,但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
-
戊戌变法 :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主张,但很快失败。
-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面 :军阀割据,政治动荡,未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
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全国胜利。
六、结论
本课程通过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过程,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建议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讨论和完成相关练习,深入理解上述各点内容,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和准确的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