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的旧称是 石门 ,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上京毗卢寺重修碑记。以下是相关历史背景的梳理:
-
最早名称的起源
明朝洪武年间,一户石姓人家在此建村,最初名为 石家庄子 ,后因聚居石匠或十户人家而演变为 石家庄 。
-
名称变更的历程
-
清康熙年间,石家庄成为真定府(后改称正定府)下辖的村庄,与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
1903年京汉铁路设立振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在此建站,因铁路交汇成为交通枢纽,逐渐发展为城镇。
-
1925年北洋政府批准设立石门市,取石家庄、休门村首字得名。
-
1947年12月,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开启现代化建设。
-
-
其他说法的辨析
关于“十家庄”“石匠庄”等说法,均无史籍记载,属于民间传说,目前无权威资料支持。
石家庄的旧称“石门”源于早期村落名称,后因铁路交通发展逐渐演变为城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