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全日制本科”是指就读于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或一流本科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教育。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1. “双一流”的定义
- 国家战略:“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的高等教育国家战略,旨在提升中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该战略分为两个层次: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侧重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聚焦特定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与“双万计划”的区别:部分证据提到“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但需注意“双万计划”属于专业层面的评选,与“双一流”高校/学科的整体建设不同。
2. “全日制本科”的含义
- 学习形式:指全天候在校学习,与非全日制(如自考、函授)相对。例如,广州市的入户政策明确要求“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 教育目标:“双一流”高校将本科教育视为核心,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通识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3. 综合定义
- 高校层面:学生就读于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全日制本科项目,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
- 专业层面:部分高校的专业入选“双万计划”成为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此类专业也属于“双一流”范畴。
- 社会认可:在就业市场中,“双一流”全日制本科常被视为高含金量学历,但同时也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即用人单位更青睐“双一流”本科背景。
4. 政策与实践意义
- 人才政策:例如广州市对“双一流”全日制本科人才放宽落户限制,仅需参保即可入户,体现政策倾斜。
- 教育质量:通过科教融合、小班教学、国际化培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双一流全日制本科”既指学生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学科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也包含通过一流专业建设(如“双万计划”)提升的本科教育质量,是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