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高级职称晋升过程中,存在工作量造假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评审的规范,也损害了行业的公信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和相关的评审规则变化:
- 虚假业绩或科研成果 :
- 在参加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时,夸大或虚构个人业绩和科研成果是被明确禁止的。这种行为被视为业绩夸大或虚假,违反了评审的基本要求。
- 伪造印章和审核材料 :
- 有医务人员通过伪造医疗机构的印章和提供虚假的审核证明材料来申请职称。例如,常州市某民营医院的徐某在申报2020年卫生技术高级职称时,伪造了三家医院的印章,并提供了虚假的《任现职以来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情况表》。这种行为被调查核实后,徐某的职称被撤销,并且其不良记录被记入诚信档案库,为期3年。
- 病例数和工作量审核 :
- 随着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严格的病例数和工作量审核,工作量造假现象正在被有效遏制。许多业内人士呼吁,职称晋升应更多地依赖于实际考试和临床能力的评估,而不仅仅是依靠虚假的业绩材料。
- 评审规则的变化 :
- 以前的工作量审核较为宽松,基层医院可以随意填写,甚至存在代写的情况。然而,随着评审制度的改革,从去年的三级医院试点到今年全面铺开,病例数和工作量造假将会被完全避免。新的评审规则要求更加严格和透明,以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卫生高级职称晋升中的工作量造假行为是严格禁止的,并且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建议医务人员在申请职称时,务必保持诚信,提供真实、准确的业绩和科研成果,以维护行业的规范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