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新增了2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农、文、法、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主要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文化传承和民生需求四大方向,具体信息如下:
一、新增专业分类及代表领域
-
服务国家战略类
- 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国家安全学、海外利益安全等,旨在培养核心技术人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科技前沿与交叉学科类
- 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健康科学与技术等,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
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类
- 中国古典学、汉学与中国学、应用中文等专业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体育康养、足球运动、咖啡科学与工程等回应健康中国和大众消费需求。
-
区域发展与特色产业类
- 冰雪舞蹈表演、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结合地域特色或产业优势,如冰雪舞蹈呼应北方冰雪经济,稀土材料服务于资源开发。
二、新增专业名单(部分)
- 工学: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智能视觉工程、咖啡科学与工程等。
- 农学: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
- 教育学:足球运动(30所高校开设)、马术运动与管理、体育康养。
- 文学:中国古典学、汉学与中国学、应用中文。
- 法学:国家安全学、海外利益安全。
- 艺术学:冰雪舞蹈表演。
三、实施情况与高校布点
- 试点高校:24个专业在52所至57所高校试点招生,部分专业如足球运动(30所院校)、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多所工科强校)布点较多。
- 学科交叉:新增专业强调跨学科融合,如健康科学与技术结合医学与工程,智能海洋装备整合机械与信息技术。
- 撤销与调整:同期撤销1670个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点,如传统文科或过剩专业,体现动态优化。
四、政策导向与意义
- 就业导向:新增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如半导体、生物育种等领域急需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 区域适配:引导高校增设区域重点产业相关专业,如中西部高校占比超50%。
- 前瞻布局:首次试行专业预申报制度,760所高校提前规划未来增设专业,增强精准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来源对试点高校数量的表述略有差异(52所、54所、57所),可能因统计口径或后续调整所致,但总体规模在50余所高校范围内。此外,部分新增专业如咖啡科学与工程、冰雪舞蹈表演等因特色鲜明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