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主要变化如下:
一、核心模式调整
-
选科模式变革
采用“3+1+2”模式,考生需在物理/历史中选1科,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2科,直接决定可报考的专业范围。
-
志愿单位变化
从传统院校变为“专业(类)+学校”,每个组合构成独立志愿,考生需先选专业再选院校。
二、录取批次与规则
-
批次调整
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归入本科提前批B段,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纳入本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
-
平行志愿原则
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组可能有不同分数线。
-
同分排序规则
总分相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再按再选科目单科成绩排序(具体规则待各省明确)。
三、志愿填报策略
-
志愿数量
-
45个志愿省份(如广东、湖南):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建议填满以提高录取概率。
-
96个志愿省份(如河北、重庆):可填报96个“专业+学校”组合,建议采用“冲刺型”或“稳妥型”策略。
-
-
志愿梯度设置
需设置“冲、稳、保”三档志愿,例如:
-
冲击志愿:略高于预估分数的院校和专业(10-20个);
-
稳定志愿:录取概率适中的院校和专业(15-20个);
-
保底志愿:确保有学可上的院校(5-10个)。
-
-
专业选科要求
考生需提前确认心仪专业的选科条件,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退档。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取消专业调剂
新模式取消传统调剂机制,考生需谨慎选择专业,避免被调剂到非首选专业。
-
数据参考与模拟填报
建议结合全省排名、往年录取数据及高校招生计划,使用官方志愿样表进行模拟填报。
-
关注政策差异
不同省份在志愿数量、专业组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需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手册》为准。
以上规则适用于全国实施新高考的省份,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需参考本省特殊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