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规定的7种益生菌是专为婴幼儿食品设计的安全菌种,包括发酵乳酸杆菌、短双歧杆菌、罗伊式乳杆菌等,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及缓解过敏等常见问题。 这些菌种需严格匹配菌株号(如CECT5716、DSM17938等),确保功效与安全性,尤其适合腹泻、便秘或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针对性补充。
- 发酵乳酸杆菌(CECT5716):通过抗致病菌作用保护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促进消化吸收能力。
- 短双歧杆菌(M-16V):直接反映肠道健康状态,减少时易引发便秘或免疫力下降,其抑制有害菌和调节免疫的功能经实验验证。
- 罗伊式乳杆菌(DSM17938):针对过敏体质和便秘问题,能快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降低儿童过敏风险。
- 嗜酸乳杆菌(NCFM):主要作用于小肠,通过分泌抗生素类物质抑制有害菌,但需注意适合1岁以上儿童使用。
- 动物双歧杆菌(Bb-12):参与消化、营养吸收及免疫保护全过程,对预防儿童急性腹泻效果显著。
- 乳双歧杆菌(HN019/Bi-07):双向调节便秘与腹泻,同时合成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提升整体免疫屏障。
- 鼠李糖乳杆菌(LGG/HN001):以少量高活性著称,专注腹泻预防和免疫力提升,尤其适合抗生素治疗后的菌群修复。
选择时需认准卫计委批准的菌株号,避免无效补充。健康婴幼儿无需长期服用,仅在菌群失调或医生建议下短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含添加剂,应优先选择无额外成分的纯菌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