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包括就业、深造、创业和待业四种路径,其中以就业(占比75%)和深造(占比20%)为主流选择。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金融成为最热门行业,而“慢就业”现象也逐渐显现。
-
就业:行业分化明显
约75%的毕业生直接进入职场,IT/互联网、教育培训、金融证券是三大吸纳领域。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竞争激烈,部分毕业生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岗位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300万。 -
深造:考研留学双线并行
国内考研人数连续5年超400万,2025年考研录取率约25%,竞争激烈推动部分学生选择海外留学。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成为热门留学地,商科和计算机专业申请占比超40%。 -
创业:政策扶持下小众选择
约3%毕业生尝试创业,多集中在电商、自媒体、科技创新领域。各地政府提供创业补贴、免税等支持,但受资金和经验限制,成功率不足10%。 -
待业:“慢就业”与被动选择
约2%毕业生暂未明确方向,部分通过gap year(间隔年)提升技能或旅行体验,也有因经济压力或岗位不匹配而被动待业。
建议毕业生结合兴趣、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规划路径,灵活调整目标。 职场初期积累经验比盲目追求高薪更重要,持续学习能力是应对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