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是贯穿中国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核心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时代新人。其关键亮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课程思政”与“大思政课”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
课程定位与教育目标
思政课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覆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学(思想政治)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阶段。它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强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核心内容框架
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石,涵盖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生态文明等多元主题。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学科,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
教学形式与创新实践
传统课堂讲授与“大思政课”模式并行,后者突破课堂边界,结合社会热点、红色资源、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现实体悟。例如,通过党史学习、乡村振兴调研等深化理论认知。 -
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在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政课是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抵御错误思潮,坚定“四个自信”。其成效直接关系青年一代的政治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思政课的本质是“铸魂育人”,其动态发展的内容与形式始终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开。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会成员,理解思政课的内涵与价值,都是参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