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单位或公安机关
关于脱产考公政审的办理,需根据个人就业状态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档案人员政审流程
-
调档
通过学校或原单位将人事档案转至报考单位或公共就业机构(如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通常由学校直接转递,非公单位则需单位出具调档函。
-
实地调查或函审
-
实地调查 :招考单位人事部门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派出所、居委会进行调查访问,查看档案并形成审查报告。
-
函审 :单位或市县人事部门通过公函调取档案材料完成审查。
-
二、无档案人员政审准备
-
单位证明
若在单位工作但档案未转移,需由单位出具无档案证明或相关在职证明。
-
学校协助(针对应届生)
-
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申请档案借阅,部分院校可能允许短期借出。
-
若学校拒绝,可咨询教育部门或就业指导机构,但需注意档案对公务员录用的重要性,建议尽早解决档案问题。
-
三、注意事项
-
时间节点
政审通常在体检后进行,需关注招考单位通知的具体时间。
-
材料准备
除档案外,可能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
-
特殊情况处理
-
档案丢失 :需提供原单位证明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未就业证明。
-
跨地区就业 :档案需调至报考单位所在地,跨省需额外确认调档流程。
-
四、家长可提供的支持
-
信息沟通
主动与招考单位或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政审进展。
-
问题应对
若遇突发情况(如材料缺失、调查受阻),提前准备解决方案。
建议考生提前3-5个月与单位确认档案转移及政审材料准备,避免因时间紧张影响录用。若存在档案问题,应尽早与学校或单位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