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五有体系是指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服务保障体系,旨在从中央到基层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全覆盖,确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这一体系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权益维护等全方位支持,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
-
有机构
从省级到村级设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形成六级服务网络。例如,乡镇、村服务站要求全覆盖,确保退役军人就近享受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服务。部分地区还创新推动服务站“进企业、进园区”,拓展服务场景。 -
有编制
各级服务中心(站)核定专项事业编制,明确专人专岗负责。例如,某市累计核定编制210名,乡镇服务站由党委书记兼任站长,确保职责清晰、队伍稳定。 -
有人员
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并通过培训提升服务能力。部分地区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试点,要求百人以上村级站点至少配备2名事务员,保障服务精准高效。 -
有经费
财政按服务对象人均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活动开展和日常运行。例如,某市财政按每人每年500元核定经费,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支持走访慰问、就业培训等项目。 -
有保障
落实办公场地、设备和文化环境建设,打造“退役军人之家”。规范建设标准包括市级“一厅四室”、村级“一窗一室”,并设置荣誉墙、老兵书屋等,突出“军”的特色。
这一体系的全面落地,既体现了对退役军人的尊崇关怀,也为社会稳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服务细节,推动信息化、社会化协同,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