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自2025年2月起集中部署DeepSeek大模型,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学府率先落地,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全场景,推动教育智能化升级。 这一浪潮以高性能、低成本、全国产化为核心优势,迅速席卷全国27所高校,标志着AI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
- 首批部署时间线:浙江大学于2月14日发布智能体“浙大先生”,成为首个公开部署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2月17日完成全国产化全系列部署;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均在2月中下旬陆续上线。
- 技术亮点: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隐私与响应速度,如上海交大联合华为基于昇腾平台实现“数据不离校”;浙江大学通过CARSI联盟向全国829所高校开放共享,突破IP限制。
- 应用场景:数学课程AI工具升级(如线性代数解题引导)、论文速读、代码生成等科研辅助功能成为标配,深圳大学等校还推出配套AI通识课程。
- 扩展趋势:截至2月底,部署高校从首批15所增至27所,包括兰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形成东西部协同布局。
随着高校加速拥抱AI,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不仅降低了师生使用门槛,更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中国方案”。未来,定制化智能体开发与学科交叉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