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评截止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至6月,其中高考类综评申请多在5月31日前截止,义务教育阶段综评材料提交通常在6月15日前完成。不同地区、学段存在时间差异,建议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材料,避免因系统拥堵或材料不全导致延误。
-
学段差异决定截止节奏
高考综合评价录取申请窗口期最短,以上海为例,2025年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4月15日-5月31日,逾期无法补报。义务教育阶段时间相对宽松,如北京小升初综评材料提交截止日为6月10日,初升高综评则延长至6月20日。职业院校综评周期更灵活,部分院校实行滚动截止,但建议在5月前完成主要材料上传。 -
区域政策影响具体时限
长三角地区普遍实行"5月底高考截止+6月中旬义务段截止"双轨制,珠三角部分城市推行电子化综评系统,如深圳采用分批次审核机制,最早批次4月30日截止,最晚可延至6月25日。中西部地区时间跨度较大,例如四川某些地市允许农村考生材料补交至7月初,但会降低评分权重。 -
材料准备三大核心要素
学科成绩证明需加盖学校公章,社会实践记录要体现持续性和专业性(建议提供3个月以上项目参与证明),创新成果展示优先选择专利、竞赛奖项等具公信力的证明材料。特别注意艺术类综评需提交作品集,电子文件宜在截止前72小时上传,预留格式转换时间。 -
特殊情形应对方案
系统故障时立即截图报错页面,通过教育局指定邮箱提交应急材料;材料缺失可先上传情况说明,5个工作日内补交原件扫描件。对于跨省转学生,需在原就读地开具综评转移证明,该文件不受现居住地截止时间限制,但转换审核需额外7-10个工作日。 -
常见认知误区辨析
误以为截止时间指当日24点,实际多数系统在18点关闭提交通道;错把公示期当截止期,事实上公示开始后不再接收新材料;盲目相信"逾期可特殊处理",2025年起全国综评系统已启用区块链存证,超时提交将永久留痕。
建议在每年3月初建立个人综评时间轴,重点关注目标学校的官方公告渠道,重要材料实行"纸质+云端"双备份。遇到政策模糊项,优先咨询属地教育考试院获取权威解释,避免依赖网络传闻影响申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