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空作业现场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核心注意事项包括:检查设备稳定性、正确佩戴防护装备、评估环境风险、确保专人监护,以及恶劣天气立即停工。 高空作业危险性高,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因此从个人防护到团队协作均需系统化执行。
-
设备与环境检查
作业前必须确认脚手架、升降平台等设备的稳固性,排除结构松动或腐蚀隐患。同时清理作业区域杂物,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洞口和临边需加装防护栏或盖板。若使用吊装设备,需检查钢丝绳、吊钩等关键部件的完好性。 -
个人防护装备
- 安全带:高挂低用,固定在牢固构件上,避免系挂在移动或不稳定物体上。
- 安全帽与防滑鞋:防止头部撞击和滑倒,穿戴前检查是否有破损。
- 工具袋:小型工具装入袋中,严禁手持物品攀爬或抛掷物件。
-
人员资质与监护
作业人员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且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禁忌症。现场必须安排专人监护,实时监督操作规范,及时制止违规行为,并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 -
环境风险应对
遇六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雾等天气必须暂停作业。夜间作业需保障照明充足,湿滑表面铺设防滑垫。涉及电力线路时,保持安全距离或采取绝缘措施。 -
应急准备
现场配备急救包和通讯设备,明确逃生通道。所有人员需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础急救技能,发生事故时优先固定伤员避免二次伤害。
高空作业安全是系统工程,需将规范转化为习惯。每次作业前默念“三查三确认”——查设备、查环境、查状态,确认防护到位、监护到位、应急到位,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