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丽晶国际大楼以“垂直城市”形态容纳超2万居民,成为全球罕见的高密度居住样本。这座39层的复合建筑集住宅、商业、办公于一体,居民足不出楼即可满足生活需求,但也因人口密度、安全隐患等问题引发“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的争议。
-
空间设计颠覆传统
大楼采用“一户多室”的隔断房设计,单层5-6米的层高被分割为上下两层,90平方米的户型可隔出6-8个独立房间。楼内配备12部电梯,但需刷卡限层,酒店式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限制。底层商铺涵盖超市、餐饮、美甲等业态,形成自给自足的微型社会。 -
人口流动与杭漂生态
住户多为从事电商、直播的年轻“杭漂”,月租1800-3000元的低价吸引初来者。高峰期居民超2万,但近年因整改和竞争,人口降至1.5万左右。中介透露,“部分房东靠违约金盈利”,反映租户的高流动性。 -
争议与转型
早期因群租乱象被称“网红大楼”,2021年火灾后加强安全整改。如今,曾经的直播热潮褪去,更多住户选择这里图其交通便利——2号线与6号线交汇,一站直达钱江新城。居民评价两极:有人赞其“便利如小型城市”,也有人忧其“迷宫般的压抑感”。
这座大楼的兴衰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侧影:它既是低成本生活的解决方案,也考验着高密度社区的治理智慧。未来,如何平衡效率与人性化设计,将是类似项目持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