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计划于2006年开始实施,是国家为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推出的重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简称“三支一扶”)。该计划通过2-3年服务期,既缓解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又为青年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服务期满后可享受考研加分、定向招录等优惠政策。
-
政策背景与启动时间
2006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三支一扶计划正式启动,首批覆盖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 -
服务内容与范围
- 支教:补充基层教育师资,重点支援乡村中小学;
- 支农: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建设等工作;
- 支医: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 扶贫: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
服务期通常为2年,部分地区延长至3年。
-
政策支持与后续发展
服务期满人员可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优先聘用、考研初试加分等优待,部分省份还提供落户、创业补贴等激励措施。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近20年,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的重要渠道,既缓解了基层人才困境,也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若有意参与,建议关注各地人社部门发布的年度招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