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燕教授是当代中国心理学与法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其学术生涯横跨心理健康教育与司法改革两大领域,以心理咨询实践和刑事诉讼理论研究见长,现任安徽大学副校长并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
学术背景与职业历程
汪海燕教授1974年生于安徽潜山,本科至硕士均就读于安徽大学法学院,2003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10年晋升教授。早期专注于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后转向司法改革研究,曾挂职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2024年出任安徽大学副校长。 -
研究领域与成果
- 心理学贡献:主持大学生自杀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等省级课题,主编《走进阳光地带——大学生理健康导航》教材,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如《女大学生性心理保健》。
- 法学成就: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涵盖刑事诉讼、司法制度创新,推动辩护权保障改革。
-
社会影响与荣誉
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称号,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其团队开发的危机干预模式被多地高校采用,法学理论成果直接影响司法实践。
提示:若需了解汪教授具体课程或近期学术动态,可关注安徽大学官网或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