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考试涵盖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六大核心科目,重点考查实验室操作规范、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分析能力。 不同级别考试(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科目权重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均围绕标本处理、仪器操作和结果解读展开。
- 临床检验基础:占比最高(20%-30%),考核血/尿/便常规检测方法(如血细胞计数、尿沉渣镜检)、体液标本采集规范及异常结果分析,例如溶血标本的鉴别要点。
- 血液学检验(15%-20%):聚焦贫血分类(缺铁性vs巨幼细胞性)、凝血功能检测(PT/APTT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辨识,需掌握血涂片制备与异常细胞识别。
- 生物化学检验(15%-20%):涉及肝功能(ALT/AST)、肾功能(肌酐/尿素)、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测原理,要求能分析异常值与疾病关联,如心肌标志物对心梗的诊断价值。
- 免疫学检验(15%-20%):重点包括ELISA、PCR技术原理,肿瘤标志物(AFP/CEA)检测及自身抗体(ANA/RF)结果解读,需熟悉假阳性/假阴性的干扰因素。
- 微生物学检验(15%-20%):考核常见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流程、药敏试验(K-B法)操作及报告解读,强调生物安全防护。
- 分子生物学技术(新兴考点):侧重DNA提取、PCR扩增等基础操作,部分考试新增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备考需结合考试大纲分级复习,初级侧重基础操作,中高级增加质量管理(如室内质控规则)和案例分析。建议通过模拟题强化高频考点,如血常规参数临床意义、交叉配血禁忌症等实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