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跨类转专业政策以“零门槛、全放开”为核心,学生进校后享有7次转专业机会,覆盖大一至大三各阶段,甚至支持文转理工、医科转入等突破性选择,配合AI赋能的全学科交叉培养体系,实现个性化成长路径。
-
7次灵活选择机会:新生入校即可在34个特色项目中预选方向;大一阶段通过类内/跨类专业确认调整;大二、大三各有两次转专业窗口,且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等特殊通道同步开放,真正打破学科壁垒。
-
AI驱动的跨学科培养:新增“未来技术班”等人工智能交叉领域项目,学生可体验机器人、智能网联等方向后自主定专业;全校开设AI通识课,实现“毕业论文选题即毕业专业”的本研贯通培养,强化复合能力。
-
动态化支持机制:转专业审核注重兴趣与专长,平均绩点3.3及以上可申请,特殊情况下(如创业、退役复学)优先审批;学分互认制度保障已修课程无缝衔接新专业,减少学业断层风险。
-
权威资源整合:国豪书院等拔尖计划提供院士导师“一人一策”指导,新增PPE实验区、双学位项目(如微电子—应用物理),通过跨院系资源联动培养战略型人才。
提示:政策细节可能随年度调整,建议通过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官网或招生办获取最新动态,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理性选择转专业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