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联合大学经过多次调整后,于2024年1月8日正式更名为合肥大学,此过程浓缩了其43年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合肥联合大学创办于1980年,最初由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是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首创了“联办公助、不包分配”的办学模式。1985年成为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共建的应用型示范高校,2002年合并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合肥学院。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合肥大学,标志着学校从区域性学院迈向综合性大学的新阶段,同时强化了其“应用型本科高校排头兵”的定位。
更名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体现学科与资源整合的成果。合肥大学目前覆盖工、经、管、文等多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硕士学位点13个,并与中科大等顶尖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作为中德合作典范,其物流管理、经济工程等专业通过德国认证。学校新校区占地1500亩,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办学体系,成为安徽省与合肥市共建的重点高校。
更名后的合肥大学将持续发挥其应用型教育优势,推动产教融合。对考生而言,该校在工科、管理学科领域的强项值得关注,同时其国际化合作模式也为学子提供了多元发展路径,成为高考志愿填报中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