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就业形势良好,2023届毕业生超六成选择就业,约七成进入央企、国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就业质量高。
合肥工业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就业人数占比高达68.66%,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就业结构合理。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6932人进入各类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含央企)占比近半,约3843人,其他企业(如比亚迪、奇瑞等)2327人,还有762人进入三资企业。央企就业2695人,占比34.51%;500强企业1666人,占比21.33%;上市公司1119人,占比14.33%;部队和国防军工领域753人,占比9.64%。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制造业(33.74%)、信息传输及信息技术服务业(13.36%)、建筑业(8.89%)等高端行业。
该校凭借强大的工科实力,尤其在汽车领域被誉为“黄埔军校”,培养了众多汽车行业领袖,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原东风汽车总经理苗圩等。学校与制造业龙头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竞争力突出。
就业区域以华东、中南为主,安徽省内占比46.54%,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紧随其后。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集中度高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建筑、比亚迪、中国中铁、国家电网等。
作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在保持传统工科优势的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契合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选择该校意味着进入高潜力行业和大型企业,就业前景广阔,是工科学子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