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布局科学、展陈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地球厅
-
布局与主题
以地球动力为主线,分为东展线(内动力地质作用)和西展线(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板块。东展线重点介绍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过程,西展线则展示水、风等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
特色展陈
包含“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蓝铜矿”等特色矿物标本,以及地震避险演示、动态地质变化科普电影等互动体验。
二、矿物岩石厅
-
设计理念
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的设计,通过触摸展柜识别矿物、虚拟操作了解成因,展陈内容涵盖矿物分类、用途及特性。
-
代表性展品
-
世界最大的“水晶王”(萤石方解石晶簇);
-
蓝铜矿、辰砂、雄黄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
-
互动体验区可模拟矿物形成过程。
-
三、宝石玉厅
-
展陈内容
以单晶宝石和玉石为主,对比展示天然与人工制品,涵盖宝石鉴定、鉴赏知识,以及玉石文化历史。
四、史前生物厅
-
化石资源
收藏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化石,以及北京人、元谋人等古人类化石,通过化石重建场景复原远古生态。
-
互动体验
设有“化石拼图”“生物进化时间线”等互动展项,帮助观众理解生物进化历程。
五、国土资源厅
-
展示内容
介绍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历史及保护意义,通过图文并茂的展陈普及地质资源知识。
六、临时展览区
不定期更新,涵盖李四光主题绘画展、矿产勘探成就展等,紧跟地学热点。
开放信息
-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
-
开放时间 :9:00-16:30(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
-
门票 :免费开放,建议提前预约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段,将地质科学知识与自然奇观融为一体,是科普教育与科研展示的综合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