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工资、工时、社保
自考劳动法的必考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整理如下:
一、劳动合同
-
订立程序
包括要约与承诺、书面形式要求、试用期条款、服务期条款、保密条款等。
-
效力与解除
-
无效合同情形(如违法条款、欺诈行为);
-
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协商、过失、经济性裁员等);
-
未签书面合同的补订规则。
-
-
必备条款与可备条款
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8项;可备条款涵盖试用期、竞业限制等。
二、工资与工时
-
最低工资标准
法定最低工资应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用人单位不得以补休替代。
-
工作时间与加班工资
-
标准工时制度:每日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
-
加班工资计算:超过标准工时的部分按150%、200%或300%支付。
-
-
休假制度
包括年休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病假等,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
三、社会保险与福利
-
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
福利待遇
可包括补充保险、节日福利、健康体检等,具体内容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
四、劳动争议解决
-
协商与调解
劳动争议应优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组织调解。
-
仲裁与诉讼
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可通过法院解决。
五、其他核心内容
-
劳动法特征
包括调整劳动关系、基于契约义务、具有从属性等。
-
劳动法渊源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国际劳工公约等。
-
劳动法原则
如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保护劳动者权益等。
考试建议
-
记忆口诀 :劳动合同8必备条款+4可备条款,工资计算公式(小时工资×工作小时数)。
-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条款应用,如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条件。
-
关注更新 :劳动法及相关政策可能动态调整,需以最新教材为准。
以上内容综合了劳动法的基本框架与核心条款,建议结合教材与真题进行系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