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事部门或公安机关
政审的负责部门需根据具体场景和对象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政审主体
- 报考单位或组织部门
-
一般由招考单位或组织部门(如人事科、政治部)负责组织政审,若单位设有专门科室则由该科室承担。
-
例如:公务员录用由单位人事部门负责,高校招录可能由校方组织。
- 公安机关
- 征兵政审通常由公安机关(如县、市征兵办公室)直接执行,公安机关负责具体调查工作,其他单位协助提供相关材料。
- 基层党组织
- 对党员发展对象或特定人员(如入党积极分子),政审一般由基层党组织负责,可派党员调查或委托其他单位协助。
二、政审对象与范围
-
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直系血亲及旁系血亲(如兄弟姐妹)的犯罪记录等。
-
范围 :因历史时期和政策不同而有所调整,现行政审更注重政治立场和法律遵从性。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委托与协助 :单位可委托其他党组织协助调查,或由上级党组织直接负责。
-
第三方参与 :少数情况下可能委托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辅助调查。
-
直系亲属影响 :若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通常会导致政审不合格,但具体认定标准因单位而异。
四、总结流程
-
初步审查 :单位人事部门或基层党组织发起政审。
-
调查实施 :通过函询、实地调查、档案核查等方式收集信息。
-
结果上报 :将政审结果报上一级人事部门或公安机关备案。
以上流程和责任主体需结合具体招聘或录用规定执行,不同岗位(如公务员、军人、高校招生等)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