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且优质,以教育行业为主阵地(占比超83%),覆盖重点中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等核心岗位,同时向信息技术、金融、文化传媒等领域拓展。 近50%毕业生扎根东北,30%活跃于北上广深等经济高地,师范生起薪达8500+元,非师范生信息技术类岗位年薪可达15万+,整体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
-
教育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超90%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包括东北师大附中、深圳中学等全国重点中学,以及教育局公务员岗位。公费师范生直接入编,非师范类教育方向毕业生多就职于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企业,从事课程研发与教育技术工作。 -
升学深造与跨领域就业并行
约30%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进入北大、复旦等985高校攻读硕士;部分学生辅修Python或国际教育双学位,跨界进入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信息技术类岗位起薪1.5万+,生物科学类毕业生在华大基因等机构从事研发。 -
地域分布呈现"扎根东北+辐射全国"特点
近半数毕业生服务东北地区发展,30%流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其中北京就业占比达24%。省会城市吸纳42.67%毕业生,地市级城市占比45.79%,体现服务地方与高端就业并重的格局。 -
就业质量与市场认可度双高
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8%,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四实品格"著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占比达65%,国企党建专员、博物馆策展人等特色岗位持续吸纳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等优势学科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凭借卓越的专业培养和行业适配性,构建了以教育为根基、多领域开花的就业生态。建议考生关注"师范+技能"复合培养路径,把握公费师范生政策与新兴赛道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