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写作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具体包括审题立意、结构布局、论证方法和语言规范四个方面。通过写作,考官评估考生是否具备清晰的思维、严谨的论证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
审题立意
考研写作通常给出材料或命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题目核心,提炼出中心论点。审题偏差会导致全文偏离主题,因此抓住关键词、明确写作方向是关键。例如,社会热点类题目需结合现实分析,而哲理类题目则需抽象思辨。 -
结构布局
一篇高分作文需具备清晰的结构,常见框架包括“总—分—总”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要点明观点,中间段落通过事例、数据或理论分层论证,结尾总结升华。逻辑衔接词(如“首先”“其次”)能增强条理性。 -
论证方法
论证需多样且有说服力,可运用举例、对比、引用权威观点等方法。例如,用典型案例佐证论点,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观点。避免空泛议论,需结合具体分析,体现深度思考。 -
语言规范
语言要求准确、简洁、有文采。避免口语化表达和语法错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提升表现力。注意学术写作的客观性,避免情绪化表述。
考研写作重在逻辑与表达的统一,平时需多积累素材、练习框架搭建,并针对性地修改完善。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内容完整、语言流畅即可展现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