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研究机构
长春地理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综合性地理研究机构,主要职能和特点如下:
一、机构定位与历史沿革
-
成立时间 :1958年10月,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
隶属关系 :属于中国科学院系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地理研究机构。
-
发展历程 :经历了多次所址变迁,包括人民大街138号、自由大路34号、民康路4号、西中华路6号和工农大路16号等。
二、核心研究领域
-
湿地研究
专注全国湿地过程与环境开放实验室、三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等平台,开展湿地生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
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地理信息科学
包括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中心,致力于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三、科研与学术平台
-
期刊贡献 :编辑出版《地理科学》《中国地理科学》等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英文版)。
-
人才培养 :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生导师团队,培养地理科学领域专业人才。
-
国际交流 :与全球多所知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参与国际地理科学项目。
四、机构规模与团队
-
人员构成 :现有职工237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77人,博士及硕士占比高。
-
学科布局 :涵盖地理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五、社会服务与科普
-
成果转化 :推动地理科学成果应用于生态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
-
科普教育 :通过科普展馆、学术讲座等形式普及地理科学知识。
长春地理所是集科研、教学、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在东北地区地理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