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德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教育心理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的领军人物,深耕学习策略、教学设计与脑科学教育应用领域,出版《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等20余部著作,其研究为“双减”政策与创新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
学术背景与研究方向
1966年生于湖北监利,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双学位背景,1998年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教育心理学(如学习动机、元认知)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探索多媒体认知、在线学习等前沿课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20余项国家级项目。 -
核心学术贡献
提出“认知负荷理论”教学策略,主张精简冗余信息、最大化生成性学习;通过脑科学研究验证睡眠、运动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政策提供实证支持。其著作《当代教育心理学》被多所高校列为教材,《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66个心理学规律(如罗森塔尔效应、连锁塑造)成为教师实践指南。 -
教育实践影响
长期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强调“问题驱动式教学”与创新思维分层培养;参与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等机构的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倡导“从解题到提问”的教学转型,推动学科素养与创造力融合。 -
社会服务与跨学科合作
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促进中美教育心理学交流;2024年出版《影响教育的30项脑科学研》,搭建脑科学与课堂实践的桥梁,解析记忆巩固、情绪调节等机制的教学应用。
刘儒德的研究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其成果持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改革。关注其著作或公开讲座,可获取心理学优化教学的一线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