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方臻教授是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专注于二次离子电池与纳米材料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学术影响力显著(H-index 22)。
方臻教授1999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200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安徽师范大学任教,2014年晋升教授,2015年成为博导。其研究聚焦无机材料的精准合成,尤其在钠硫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和过渡金属硫化物/磷化物纳米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代表性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Power Sourc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权威期刊。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并参与芜湖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储能材料技术转化。
- 成果应用:开发的多孔碳基正极材料解决了室温钠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出“物理限制-化学吸附-催化转化”协同设计原则,为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 教学荣誉: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培养多名研究生,课程涵盖基础化学实验与材料科学前沿。
提示:方臻教授的研究兼具基础性与应用价值,适合关注新能源材料或无机化学的学者与企业参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