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是学术写作的基石,其核心在于规范引用、类型标识明确、细节完整。 标准格式需包含作者、题名、期刊名、年份卷期及页码,且标点符号需统一为英文半角,例如:[1] 作者. 题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期): 起止页码。
- 类型标识精准化:不同文献需用单字母标识,如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C]。电子文献需补充载体类型(如[J/OL]),确保机器可解析。例如专利文献标注[P]后需注明国别与专利号。
- 细节要素完整性:作者超过3人时用“等”或“et al.”缩写;期刊卷期与页码缺一不可。专著需注明出版地、出版社,如[2] 作者. 书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5: 15-18。
- 格式统一性:标点符号、空格需严格遵循规范。示例中英文混排时,中文作者用全角符号,英文作者用半角,如[3] Zhang L. Title[J]. Journal, 2025, 10(2): 30-35。
- 权威与时效兼顾:优先引用近5年核心期刊文献,同时关联经典研究,体现学术脉络。例如综述类论文需平衡新旧文献比例。
提示: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可自动生成标准格式,但需人工核对细节。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会严格匹配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引用既是伦理要求,也影响论文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