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基础涵盖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产业体系、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及制度优势等多个维度,形成长期稳健发展的坚实支撑。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我国经济基础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80%,内需驱动模式逐步取代投资与出口主导,经济韧性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居全球第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9%,高铁、5G、航天等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形成全球领先的创新能力。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完整的产业体系构成另一大支柱。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门类的国家,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产业链完整性强,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生产能力确保供应链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超大规模市场是内需潜力所在。14亿多人口中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消费升级与新型城镇化推动住房、基建、文旅等多领域投资需求,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约占全球15%,对外资吸引力稳居世界前列。
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制度优势提供深层支撑。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研发人员总量全球居首,创新驱动发展具备人才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顾效率与公平,政策调控经验丰富,风险应对能力突出。
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基础兼具规模性与质量性特征,既依托庞大体量,又依托技术创新和制度活力,未来增长潜力持续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