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安排通常在上下学期末分阶段进行,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科目,考试内容以必修课程为主,成绩合格是高中毕业和高考报名的基础条件。
-
考试时间安排:按照各省政策,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一般在上学期末(如高二上学期的12月或次年1月)安排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思想政治等科目,下学期末(如高二下学期的6月)可能补充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等,具体科目分批进行。例如,广东2025年第二次合格性考试在7月进行思想政治、物理等科目,而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末考历史、地理等,高二上学期末考物理、思想政治等。
-
考试科目分类:合格性考试通常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高二阶段以必修内容为主,侧重基础知识考查。部分省份选择性考试(如广东的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单独组织,成绩计入高考。
-
成绩用途与要求:合格考成绩是高中毕业及参加高考报名的必要条件,未通过需补考直至合格。多数省份按“合格/不合格”计分,少数(如山西)实行等级制(A-E),E等需补考。部分科目提供多次报考机会,但已合格科目不得重复报考。
-
特殊考生规定:往届生、社会青年及外省转入考生均需按户籍或学籍地政策报名,残疾考生可申请合理便利。各省对报名资格、信息确认及缴费流程有细化要求,例如广东规定身份证信息采集及现场确认环节。
提前了解本省考试政策,合理规划学习计划,关注报名及考试时间节点,是应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确保必修科目全覆盖,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导致补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