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证书是否记录在档案中,取决于证书的级别、颁发机构及档案管理政策。 关键点包括: 1. 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颁发的荣誉(如嘉奖、记功、荣誉称号)必须归档;2. 学校或普通机构颁发的证书通常仅记录荣誉名称,原件不存档;3. 重大立功或国家级奖项(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会随档案迁移;4. 个人需主动提交材料,经审核后由档案部门统一归档。
- 归档范围:干部人事档案明确要求纳入县处级以上表彰材料,包括审批表、先进事迹等。事业单位的嘉奖、记功等材料也需存入档案,并更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而普通学校荣誉证书一般仅记录获奖信息,原件由个人保存。
- 操作流程:需将证书原件交单位档案专员复印、审核并盖章,制作移交清单后提交管档部门。部分学校或企业可能要求拍摄证书照片存档,实物归还本人。
- 特殊情况:国家级认证证书(如英语等级)虽不存档原件,但会记录等级和时间;重大荣誉(如系统内省级以上奖项)需严格按流程归档,并在职称评定等场景中作为参考。
- 注意事项:不同单位政策差异较大,建议提前咨询档案管理部门。若证书涉及职务晋升或社保申报,务必确保归档完整。
总结:荣誉证书的档案记录并非“一刀切”,关键看颁发机构和用途。重要奖项应主动跟进归档进度,普通证书保留原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