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数学系因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斩获14项一等奖、创历史**成绩引发关注,其创新培养模式与跨校区协同发展引发热议。
哈工大在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表现优异,共获14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其中4名学子分获非数学类前两名,3人跻身前十,成绩创历史新高。这一成就与其“1+1+X”人才培养模式及跨校区协同发展密不可分。
课程与竞赛结合推动创新。哈工大数学学院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数学基础,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模式,在教学中融入竞赛逻辑训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校方还组建高水平指导团队,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竞赛辅导,强化薄弱环节,提升解题能力。
跨校区联动提升培养质量。威海校区在2025年决赛中获4项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二等奖,报名人数从2021年的697人增长至1766人,数学系成立专项指导小组,由院长及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答疑。深圳校区亦表现亮眼,6人入围决赛并斩获4项一等奖,指导团队全程跟进备赛,实现参赛人数与质量双提升。
数据增长印证影响力提升。全国参赛高校从往年200余所增至1223所,覆盖32万余人,而哈工大三校区累计获奖人数占总数比例突出,尤其在非数学类竞赛中优势显著,体现其学科竞争力。这一成绩不仅推动高校数学课程改革,也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未来有望持续引领学科竞赛风向。